恨水和文淑的悲剧,读起来当然不新鲜。那是那个新旧时代交替普遍的悲剧。不知道为什么,得到同情的,往往是“渴望自由,不满封建婚姻,愤而出走”的男人。那些毫无选择地被裹了小脚,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的女人们,很可能甚至无法理解自己被抛弃的原因,不过是灰色背景里一个自生自灭的赔偿罢了。
所以我很敬服一生一世守着一个小脚女人江东秀的胡适之。恨水不是胡适之那样的圣人,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君子。徐文淑的命运毕竟比同时代大多数同等处境的女人们强得多。她一生没有得到爱情因为,恨水是坦率的:他没法给她他不拥有的东西。再则,那个时代的婚姻,有多少可以奢望爱情呢?
除此以外,他给了她一个旧时代传统女性需要的一切:名分,温暖的家庭,稳定的物质生活,甚至子嗣。从恨水和文淑的故事,我读到悲凉,遗憾,但更多的是真诚的温情。
所以我很敬服一生一世守着一个小脚女人江东秀的胡适之。恨水不是胡适之那样的圣人,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君子。徐文淑的命运毕竟比同时代大多数同等处境的女人们强得多。她一生没有得到爱情因为,恨水是坦率的:他没法给她他不拥有的东西。再则,那个时代的婚姻,有多少可以奢望爱情呢?
除此以外,他给了她一个旧时代传统女性需要的一切:名分,温暖的家庭,稳定的物质生活,甚至子嗣。从恨水和文淑的故事,我读到悲凉,遗憾,但更多的是真诚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