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吧 关注:121,606贴子:812,533
  • 9回复贴,共1

谁“坑”了16岁的博士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生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在专访中,张炘炀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就他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
节目播出后,网友对张炘炀的看法颇为复杂。一方面对其言论表示不能理解,另一方面又很同情他“没有童年,被父母的理想所绑架”。众网友还认为张炘炀的父母无法免责。
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首席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熊玲认为,如果张炘炀清楚自己的家庭实力不足以在京买房,则他提出这个要求是“对从小失去快乐童年的报复,而有意为难自己的父母”,而他在学业上的超速成长是以失去童年为代价的,潜意识里肯定存在很多对父母苛刻要求的不满。
与那些上不起学的同龄孩子相比,已经是博士生的张炘炀无疑是幸运的,然而,过早的智力开发又让他失掉了很多本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乐趣。



1楼2011-10-29 11:43回复
    逼子成龙,急功近利的父母坑了儿子
    一路赶超,天赋过人的张炘炀,在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刻,居然用到了“急功近利”这样的词汇,他说自己是“根本连钢筋都没有,盖什么楼?只能祈祷不要有地质灾害,不然就成楼倒倒,楼脆脆了”。而当柴静提到,“也许知识可以从头来读,可是一个人身心他如果就发展到一个程度了就可能很难再退回来”,张的妈妈也坦言,这也是她同张父“一直比较担心的问题”。
    有媒体更是以“是爹坑了儿子”这样的论断来评论张的言行。说正因为“张炘炀父母只有孩子,没有自我,从而导致渐渐长大的张炘汤也只有自我(也是自私)。”而教育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教会一个人一技之长、生存之道。如果本末倒置,将一技之长、生存之道作为教育的根基,那么教育必然异化。一技之长、生存之道本来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当一技之长、生存之道与不健全的人格结合起来的时候,那将是整个社会的噩梦。这就像军队本来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当军队站到人民的对立面的时候,军队就成了屠戮人民的利器,军队就异化了。


    2楼2011-10-29 11:44
    回复

      “买房尊严论”、“人中王者论”和“白领无用论”,对于其他未成年人来说,这些还是过早考虑的事情,但在急速的赶超中,来自身边人的刺激几乎全面影响了这个十六岁孩子的内心世界。
      逼子成龙,急功近利的父母坑了儿子
      一路赶超,天赋过人的张炘炀,在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刻,居然用到了“急功近利”这样的词汇,他说自己是“根本连钢筋都没有,盖什么楼?只能祈祷不要有地质灾害,不然就成楼倒倒,楼脆脆了”。而当柴静提到,“也许知识可以从头来读,可是一个人身心他如果就发展到一个程度了就可能很难再退回来”,张的妈妈也坦言,这也是她同张父“一直比较担心的问题”。
      有媒体更是以“是爹坑了儿子”这样的论断来评论张的言行。说正因为“张炘炀父母只有孩子,没有自我,从而导致渐渐长大的张炘汤也只有自我(也是自私)。”而教育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教会一个人一技之长、生存之道。如果本末倒置,将一技之长、生存之道作为教育的根基,那么教育必然异化。一技之长、生存之道本来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当一技之长、生存之道与不健全的人格结合起来的时候,那将是整个社会的噩梦。这就像军队本来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当军队站到人民的对立面的时候,军队就成了屠戮人民的利器,军队就异化了。 [详细]
      社会冲击,世俗概念造就扭曲成功观
      如前所述,张炘炀之所以要求父母买房,缘于他在读硕士时与同学的对话。张说北京房价太贵了,同学说“在京买不起房子,只能滚回老家去”。他还曾暗恋一个大自己8岁的女生,却一直没敢表白,理由是:没房子,没好工作,就没资格恋爱。
      同学间的对话没什么问题,张炘炀自己的判断也非常现实,是世俗概念里的“正确判断”。社会通过张的同学,向他展示了真实一面,足够冷峻。这个“博士逼父母在京全款买房”的缘起,又能让我们“看见”什么?“北漂”们想真正融入国际化大都市,该有多难。再来看他关于成就好的标准,“北京户口,买房,找着好工作”,这难道不是这个社会一直在宣扬的“人生目标”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指责一个尚未成年的博士。
      更何况,张炘炀还不是世俗的“钱串子”,他只是想了却这些功利的念头后,专心去做他喜欢的数学研究。这是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亮色,他有所想,有所爱,并愿为之付出。而他智力和志趣上的闪光,或许能让我们看见更大的悲哀:是谁让这个高智商神童承受这些难以承受之重?


      3楼2011-10-29 11:44
      回复

        有些在童年时期聪慧过人的孩子,最终为何无法取得骄人成就?英国学者最新调查发现,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神童”无法书写精彩人生,他们中仅有3%的人能获得成功,这正映证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神童悲剧在张炘炀及其后来者身上重演呢?


        5楼2011-10-29 11:46
        回复
          尊重孩子天性,告别揠苗助长的神童教育
          曾经,中科大少年班被当做全国神童的集中培训营,一时成为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随着“少年班第一人”宁铂出家为僧,对它的质疑和反思也越来越多。可尽管如此,根深蒂固的“神童情结”还是催生了盛极一时的神童教育,甚至大有走火入魔之势。
          曾有一篇名为《拔苗助长,害惨了“神童”儿子》的报道,让人感慨万千。文章是一位44岁得子的父亲自述,他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才,启动“神童培养计划”最后宣告失败,儿子甚至因此患上了心理疾病。他在文章结尾说,“老天好像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4年前,我把才3岁的儿子拼命地往7岁拉;现在,我又把7岁的儿子拼命往3岁,甚至往更小的年龄拽。原来我千方百计让他学习,现在我是想尽办法哄他去玩。唉,悔不当初!”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发现揠苗助长的神童教育风险颇大,只有尊重孩子天性,给他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他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正如张炘炀的硕士生导师所说,“如果心志不成熟,(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牛人,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牛人”。


          6楼2011-10-29 11:47
          回复
            好长,先占位,慢慢看


            7楼2011-10-29 11:57
            回复
              来了,加围关!


              8楼2011-10-29 11:58
              回复
                呃,教育的扭曲,不过他是神童,呵呵,关键是速商!来看看我们拓智家园的四快高效学习法吧!报代码723,免费送学习卡!不买也送!


                9楼2011-10-29 12:01
                回复
                  尊重孩子天性,告别揠苗助长的神童教育


                  10楼2011-10-29 16:26
                  回复
                    会不会没有童年……


                    11楼2011-10-29 1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