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吧 关注:4,341贴子:34,774

【继续荼毒王十三维等唐才子的烂文系列之】短篇小说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马甲第一次发主帖,有些别扭,咳。
这些短篇,预计:古代有。现代有。穿越没有。
随写,毫无加工毫无推敲。文句不工,辞采不华。事非出于沉思,义岂归乎翰藻?
吸取隔壁的经验教训,我先说句,有人有兴趣看的话麻烦说一声。
有人看,我就接着写。如果没人回,就沉了吧,我不唱独角戏。
先放第一篇,今天晚上写着玩儿的。


IP属地:湖北1楼2011-07-15 22:13回复
    就这么写罢,惊澜你的文笔一向是很好的。
    把另一篇文的评论一并搬来罢……太真实了,就是这么悠远散淡又清逸闲雅的氛围呵,只有盛唐才承受得起。只有这些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文人们才承受得起,只可惜百龄兮倏忽,菁华兮已(易?)晚,盛唐不可再,伤心事也就无可避免了。只是那短暂的几十年呵,大概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只因为记载不周,湮没多矣,所以常人就想岔了很多。但是惊澜,你的文章已经很理想了,至少我觉得很有山水文人的气韵,或者不如说,有右丞的气韵。
    另有,安史之乱那部分,我唏嘘了又唏嘘,感慨了又感慨,恸哭流涕不能自已,这是怎么说的呢……
    (好吧我换马甲了,就是原先被你错认为另一个人的那个……很喜爱你的文风。一样喜欢右丞诗,喜欢昭明文选和玉台新咏的部分,景仰诸葛武侯(废话!),学了理科却痴迷诗文,是不是从出生取名就注定了呢,至少与右丞的姓名几乎一样,至少在读音上可乱真……废话过多,掩面逃走……)
    


    3楼2011-07-15 23:27
    回复
      啊~~~~~~惊澜你不负重望又开始写了么??爱你~~~~~~
      扯句不相干的话:这吧里理科生很多,看来和我一样学理科还痴迷文学的人不少啊XDXD
      王维的诗歌,的确如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写的评论所说的一样,不怎么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的确,只有他所在的盛唐,才能让他写出“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之类的句子。很多其他时候,包括现代的人,这样的生活是过不了的。他的恬静,他的安然,与杨花的生活相隔如此之远,无怪令她羡慕。话说回来,谁又不羡慕呢!
      再扯句不相干的话:惊澜你是东北的么?作为一湖南人,我对于文章里的一些方言完全理解不能啊:“备不住”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还有~卤水点豆腐,这个,咱真只知道它的原理是胶粒带电什么的(还是参考书中做题知道的),现象,呵呵,没有生活经验,咱理解不能。。。
      PS!文章风格神马的真的很好,惊澜麻烦你再继续写下去啦~没有穿越,没有穿越好啊!我还是依旧被《山青卷白云》虐着,尽管那不是一篇虐文。。。
      


      4楼2011-07-16 07:32
      回复


        5楼2011-07-16 15:34
        回复
          to 3L,原来是你,问个好。文笔神马的,你太过奖了的说。同粉武侯真是太有缘了,不过粉武侯的人太多了,我时常感觉鸭梨很大。虽说去年跑了一趟定军山,但是还是开始有些敬而远之……这不是我本意啊!望天……
          以及……我怎么觉得我大概能猜出你的名字了囧囧~~~~~
          to 4L,有些话是东北方言来着没错:)“备不住”是“大概”、“很可能”的意思。卤水点豆腐……这里只是取了豆腐颜色来说,具体反应是怎样我也不清楚。
          王十三是封建地主,肯定不贴近生活……诗里的农人也都很符号化的说。
          然后,3L4L,我们都是理科生………………握手……


          IP属地:湖北6楼2011-07-17 16:30
          回复
            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就这么写吧,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甚至愿为门下走狗,这种友谊怎是一个真字了得!遑论他人评价,此间真意自知就够了。
            以及,名字你就猜吧,姓少见名也少见,我的老师还常常写错……
            (再多扯几句,待到高三估计连瞎扯的闲情逸致都不会再有。这世间喜欢武侯的人很多,但真正以敬仰的态度去追念他,并且是去追念那个真实的历史中的圣者,而不是深受演义或者影片渐染的人就不多了。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悲哀庄重得多,这也是史书最终发展为演义的原因之一。我们若尽情地揣测编造,又怎能不说是亵渎糟践呢?对待右丞也是如此啊……)


            8楼2011-07-17 20:02
            回复
              惊澜。。。你知道我看到前两段时候的反应么?反正我也只有脑袋轰了一声。然后咳咳咳,不断告诉自己不会是BL。果然!
              话说回来,我也是看一些DM的,有时也爱YY。但是,加在右丞身上,我还真受不了啊~所以还是谢谢惊澜的~~~(虎摸一下~)
              话说我看到文章里王维送给裴迪的那首《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后,会心一笑。这首诗刚开始还没有看懂,我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他们两个一起去巴蜀之地游玩了么。。。结果看到题目,笑趴了啊笑趴了~~~没想到王维还是这么风趣的人啊,我之前还一直以为他天天只有参禅呢。。。(表拍我~)
              至于男人之间的友谊嘛,我是真的不清楚。不过从文章来看,还是非常感动我的~~~王维是个很重情义的人吧,不然《相思》和《送元二使安西》。。。如何能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呢?裴迪也是一个好人啊,王维的那首关于凝碧池的诗就是他帮忙四处传播的啊。。。啊呀呀,我口拙笔拙,最后只想到一句“好人一生平安”做结尾了。囧。
              惊澜啊~不要大意地继续写下去吧~我看好你哟~~~
              TO:LS
              亲,你也是马上要高三吗?学理科吗??好巧啊!!!


              9楼2011-07-18 10:12
              回复
                凉州词
                左散骑常侍崔希逸最近很累。
                为官不易,做节度使更不易,做河西节度使就更加不易。
                有权知节度使政事的,大抵都不年轻。他的两个前任萧嵩和牛仙客,做这官时,一个五十九,一个五十七。他算年轻的,可也已经五十六了。他的身体不比行伍出身的军士们健壮,可到底还没有老透,早起也能吃上两大碗饭。凉州秋意虽寒,甲胄外罩了棉袍子,也尽抵得。
                他只是很累。
                帐中灯火昏黄,计算军需的账簿摊在面前。凝神思索着的崔希逸润了润朱笔,却又忽然搁下它,挥了挥手。恭谨垂手侍立在旁的文书小吏,连忙无声而迅速地退下。他走出时掀开了帐幕,帐幕由于惯性而微微晃动着,露出的一点缝隙中,吹入凉州的冰冷夜风,还带着隐约的悲凉琵琶声。
                没错,这帐篷是够破的了;但他崔希逸放着城里的节度使官邸不住,来城外军营中吃饭睡觉处理军务,不就是因为,他虽然出身于高贵的博陵崔氏,却也甘心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吗?对于这一点,年老的崔希逸,毕竟还是有些骄傲的。他缓慢地环顾帐内简陋的卧具和坐具,目光半天才移动一点点,好像要在这简陋中寻到些许安慰。
                但他究竟没有寻到。于是他揉了揉眼睛,站起身,也不着铠甲,就只在中衣外披了件貂裘,出了军帐,叫马童取来坐骑,翻身上马,向东驰出数里,直到凉州城下。
                崔希逸倒不急着进城,只轻车熟路地寻了块高冈坐下,举目向城中望去。凉州因是边关重镇,夜禁格外严格,虽才入夜,城中已不闻喧哗语声,只有万家灯火明灭。
                这是他的城池,他的百姓。崔希逸想着。
                真奇怪。接手这官职,来到凉州,其实还不满一年。可是他待这地方的感情,似乎比对同样做过父母官的郑州还更特别得多。
                也许是因为他在这里经历太多的新鲜事了。
                背叛、杀戮——这都是来到凉州之前他不曾做过的。
                崔希逸闭上眼睛。
                他还能看见乞力徐明亮的眸子,黝黑的脸庞,和无奈的笑容。
                “常侍忠厚,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专以边事相委,万一有奸人交斗其间,掩吾无备,悔之何及!”在崔希逸第一次试着遣使与吐蕃订立契约,各自撤去边防的时候,乞力徐让通译对来使说的话。
                但是在崔希逸的反复要求下,乞力徐毕竟还是和他宰杀白狗,歃血为盟,只是,乞力徐的眼中,始终带着无奈的笑意。
                当然,崔希逸一开始就知道,他的无奈,是因为他并不相信两人——该说唐国和吐蕃——的盟约真能长久。
                只是,验证这一点,却花了数百汉家男子、二千吐蕃儿郎的性命。
                谁能想到呢?
                他的仆人孙诲,因为贪图功劳,在回长安奏事时对圣人说,吐蕃毫无防备,唐军若是偷袭,必能大胜。圣人派来了内官赵惠琮,察看此地情形;赵惠琮来了,对他说,圣人敕令他掩袭吐蕃。
                他是汉家的臣子,一身一命,俱属汉家。
                所以今年的二月,他发兵,从凉州直入吐蕃境内两千里,直到青海。去年撤去守兵后,在两国边境,遍野都是吐蕃人放牧的牲畜。而这番,唐军旌旗过处,那些牛羊,和放牧它们的人,不是四散逃亡,就是被宰杀于刀锋之下。鲜血和尸体,覆盖了早春的原野。
                这场偷袭战争中,崔希逸一直表现得很冷静,甚至久在凉州的边将,也惊诧于这个文臣统率下这支唐军的精锐勇猛。只有在听说乞力徐没有被杀,脱身逸走时,崔希逸的眉毛才稍稍拧了拧。然后,他摘下一片胡桐树叶,擦干铠甲上的两点血迹,说:“嗯。”
                赵惠琮和孙诲得到了他们的奖赏。而他和他的将士们,也一样。
                这时忽然传来几声轻轻的马嘶,是他的坐骑,那匹青骢马,嘶声中有些警觉的意味。暗夜里,崔希逸目光霍地一闪,却没起身——这会使他成为暴露的目标。他按上剑柄。
                随即他听见轻微的窸窣声响,有人拨开了树枝,缓慢地走过来,开口的刹那,话音中带上了惊异:“崔……常侍?”
                崔希逸的手没有离开剑柄,直到看清那张温文持重的脸。
                “噢,王十三郎。”他选了个较为亲近的称呼。因为,说起来,他还算是王维早亡妻子崔氏的族叔的。
                


                IP属地:湖北10楼2011-07-20 11:35
                回复
                  又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岑参说,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我得去干正经事了……


                  16楼2011-07-20 12:05
                  回复
                    这个帖子到此为止吧
                    LZ封笔了
                    在可以预料的将来不会再写什么了


                    17楼2011-07-21 00:28
                    回复
                      @谈笑惊澜 不要啊,别走啊
                      最近比较忙,今天才爬上来看看,发现这篇文,哎呀呀,惊喜、激动,唯恐相逢是梦中啊!
                      看到最后这话,心里 


                      18楼2011-07-22 08:09
                      回复
                        我还是来晚了。不管怎么样,给惊澜顶上。


                        IP属地:江苏19楼2011-08-18 20:58
                        回复
                          抱歉,投入产出比实在太高,说实话,得到的评论和肯定又实在少了些。我没有办法愚顽地坚持下去。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1-08-18 21:17
                          回复
                            唉。了解。缺少肯定的话太难坚持。


                            IP属地:江苏22楼2011-08-19 19:56
                            回复
                              @谈笑惊澜 惊澜真是东北银么。我也是诶
                              


                              IP属地:江苏23楼2011-08-19 1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