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雁格格吧 关注:5贴子:619
  • 5回复贴,共1

走向光明的所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里的宝玉
  
    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的去找一个老的玉石家,学习王的鉴定。
    当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王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这样,每天老师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师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经过了几个月,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想学的是玉,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开心的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佛法与人生不也像学着去懂一块玉吗?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上法获得真实的法益的,这是为什么经典上说:“法不孤起,随缘而起”的原因了。
    没有深陷于生命的痛苦的人,无法了解解脱的重要。
    没有深陷于欲望的捆绑的人,不能体会自在的可贵。
    没有体会过悲哀的困局的人,不会知道慈悲的必要。
    没有在长夜漫漫中啼哭过的人,也难以在黎明有最灿然的微笑。
    佛法就好像手中的一块玉,如果没有握过许多泛泛的石头,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么珍贵了。
    所以,要学佛的人,应该先认识人生。
 



1楼2006-06-21 15:29回复
    花的生命
     
     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个听众问我:“林先生在演讲里一直叫我们爱护生命,可是演讲台上摆满了鲜花,难道花不是生命吗?为什么我们爱护动物的生命,不能爱一朵花的生命呢?”
     确实,花也是一种生命,以佛教的观点看来,生命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有情的生命,一种是无情的生命。
     凡是有生死的都是生命,即使是一朵花。一技草、一粒石头,也都是生命,但是有情的生命除了生死之外,有三种特质:
     一是有情感,有情爱的感受,例如会因情感的遭遇欢喜或悲伤、快乐或痛苦。
     二是有情欲,有情爱的欲望,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企图。追求和奔波。
     三是有情识,有情爱的见解,思想和意识,希望自己的情爱圆满,达到理想的境地。
     我们如果伤害有情感、有情欲、有情识的众生,它立刻就会受到巨大的痛苦,例如我们如果把一只猫的头砍断摆在讲台上,那只猫立刻失去魂魄,看到的人也会感觉非常恐怖。
     但是花是没有情感、情欲、情识的生命,它被剪来插在花瓶,并不会立即有巨大的痛苦,它依然会美丽的开放,一直到凋谢的时候。
     理论上,真正爱惜生命的人,要珍惜一朵花、一枝草、一粒石头的生命,但是更急迫的是去爱那些有情感、有情欲、有情识的众生,以这种感同身受的爱,来开展我们内在爱的品质、慈悲的品质、柔软的品质。
     如果我们不能爱护有情的生命,又如何能疼惜那些无情的生命呢?
     花,以生命作为奉献,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丽,让我们也愿自己的心如花一样美丽,来慈爱一切的生命,这样,一朵花的生命也就有了无比的价值。


    2楼2006-06-21 15:30
    回复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的望着我。
       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呋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丐尊不忍的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丐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成有成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对年轻人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3楼2006-06-21 15:33
      回复
        路过!


        4楼2006-06-21 21:35
        回复
          • 218.27.100.*
          格格:走哪去了,也不回来看看.


          5楼2006-08-24 12:11
          回复
            • 222.160.10.*
            不回来!!!


            6楼2007-03-23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