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怎么了吧
关注: 5 贴子: 374

  • 目录:
  • 个人贴吧
  • 8
    作者:清净子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活得很累很累,心理上相当地自卑和忧郁,甚至想到了自杀!在我最最山穷水尽的时侯是佛法的力量挽救我,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开始了真正的身心健康快自在的生活! 但我必须首先申明,我今天绝不是在传教,也不想刻意劝您信佛!只是想把我个人的真实感受说给大家听,或许对有缘人有些帮助。 就先讲讲我的忧郁经历和康复历程吧:我出生在一个大城市的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家境还不算差,但自小
  • 0
    经核实吧主殷墟复活者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我到底怎么了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
    懒懒懒!什么事都想得那么复杂,怕失败不敢走出去。窝在家里颓废。道理都懂就是脚步不前。感觉自己好没用。
  • 1
    狄仁杰,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时,皮肤洁白如玉,丰神俊朗,面貌极美。有一次因为上京参加考试,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是晚,当夜阑人静,他正埋首读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美丽的少妇,偷偷进来会见他。一问之下,才知他是旅舍主人的媳妇。因丈夫刚死不久,难耐孤独,日间见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间特来相会,希望他能怜悯慰藉她。狄仁杰听完她的诉说,又见她想以美色来挑逗媚惑他,心里不觉楞了一下,遂即又心如止水,丝毫不被所动。
  • 1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所以一个人如果戒杀吃素,少杀掉的生命,免造的杀业,仍然有限,即使我们努力相互告诉,辗转劝说周遭亲友,然而一部分的人相信,一部分的人不相信,真正能够听从我们的劝告从而感化他们不杀生吃素的人也只是寥寥可数。   惟有放生,功德最为无量无边。我
    9-14
  • 0
    放生的现世功德   佛经中说过:诸佛菩萨、世间神灵都会对戒杀行为感到满意、高兴,并竭力赞扬戒杀之人。   也许有人会想:诸佛菩萨是否会了知我的戒杀之愿呢?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对佛教常识有稍许了解的人,都会轻而易举地作出解答。我们也有无数的例证可以证明,佛陀是全知的正量夫。   另外,戒杀之人还可以获得健康。当然,如果前世的杀业重于今世的戒杀功德,或因为其他原因,就仍有可能会生病。但发誓戒杀之人即
  • 3
    文:无修不修 一位师姐和我分享了下面这些问题和答案,我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帮助大家从健康的角度认识素食。 01. 如果有人说: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干嘛一定要吃素? 请您这样答:听您这样讲,您已经暗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那既然您有副好心肠,又为何不愿给它们活下来的机会呢?也许平常大家曾做许多善行,但是一事归一事,并不代表我捐钱造桥,所以就有权把动物买来开膛剖肚。请想一想,曾经被我们咬碎嚼烂的那些生命,有那
    6092210 8-20
  • 9
    佛在《金刚经》里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就是说,佛说的世界,是佛亲证的离言的真实境界,并不是我们凡夫所理解的那样的世界,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听懂,佛暂时把它也叫做与我们所理解的世界一样的名字罢了。   这样看来,佛所见世界,与凡夫所见世界是不同的。并不是凡圣现量所见的世界都一样,只是在比量认识上有所不同:凡夫执着它是真实的存在,而圣者则没有这种执着。   那凡圣所见世界究竟有何不同?我
  • 7
    儿童依赖父母而生,老人依靠拐杖而行,人类依靠世界而活。没有世界,我们生活在那里?佛法说世间有两种:一为有情世间,一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为正报,器世间为依报。依报就是我们所依的世界。   人有很多种类,生命也有很多种类;所谓佛有佛的世界,人有人的世界,动物有动物的世界,甚至小蜗牛、小蚂蚁也有它们自己的世界。   人类除了占有这个世界,还要向其它世界征服。科学家在太空里找寻这个世界以外还有什么样的世
    2-24
  • 0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
    5-9
  • 0
    人生最美的境界是清净从容,不急不躁。
    5-9
  • 0
    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与原来的字词有着天差地别。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
    5-9
  • 0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对鬼的认识不清而心生恐惧,试著调整害怕的心念、行为,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解怕的都是心里的鬼。      有一位青年问我:“我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不但夜里睡觉非常怕鬼,平时一个人独处时,也会感到害怕。”我问他,怕鬼的原因是什么?他回答:“我也不知道,我从没真的见过鬼。”      其实人为什么怕鬼?原因不外乎人常常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
    5-9
  • 0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 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对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 如果你经常批评别人,你也会接收到许多的批评; 如果你总是摆一张臭脸,没错,别人也不会
    5-9
  • 0
    我们正处在佛法衰落、隐没的时期,现在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比佛在世、佛法兴盛的时候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要大成千上万倍。因为那时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佛的加持力也非常大,很多时候都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带领大家受戒。在这样的情况下,受持八关斋戒没有什么难度,这是很容易能做到的事。      但是现在不一样,到末法时期、法弱魔强的时候了。现在这个社会上魔力特别强,人内心当中没有什么正知正见,邪思邪见却
    5-9
  • 0
    2010-05
               惟有爱欲才产生恐惧,因为兴奋才有忧愁。 如果没有爱乐,何来忧虑和恐怖呢? 喜好里有恐惧,享乐里有忧虑。 只要不喜不乐,何来忧虑和恐惧呢? 贪欲会产生忧虑,贪欲也会产生恐惧。 只要远离贪欲,又何来忧虑和恐惧呢? 贪欲起故破戒,衡量事实才知耻辱。 行为要接近正道,否则怎能令人敬爱呢? 欲望要抑制,思想和言语要正确, 如果贪
    5-9
  • 0
    从前,在摩竭国有个观园,里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这一天,有一男一女在园内烧香拜佛。那个男子是城中一个大臣的儿子,名叫畏民间;那女子是个漂亮的女人,名叫上金光首。这两个人被彼此吸引,在拜佛时一直忍不住偷偷看著对方。 突然间,上金光首仰翻在地上,四肢僵硬。畏间非常惊讶,过去推了她一下,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畏间不知所措的看著躺在地上的上金光首,只见她的脸色发黑,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都开始流出脓血来,一
    5-9
  • 0
    洗干净,整理好。捐给贫困地区的人民吧,做点好事! 很多慈善团体的活动就有捐衣服的内容。 如果扔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人类为了做新衣服每年要消耗很多资源,要知道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了!
    5-9
  • 1
    情人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 两人相爱时,是爱人;反目成仇时,是仇人;视同陌路时,是陌生人。 情的产生是因为贪爱,有贪爱故有执著,因执取而想占有,因拥有故不知不觉想掌控对方,因不能如己所愿,故疑心起、妒心起、嗔心起、无明起,故开始争执、吵闹、互不信任、彼此伤害、粗暴动手、甚至要摧毁对方、更可怕的是想同归于尽。 无理的人多,明理的人少。自私的人多,无私的人少。蛮横的人多,体谅的人少。主观的人多,客观的
  • 3
    放生因果:一位女孩的放生感应 放生积累福报,放生感应迅速,如果有一点资金,不妨多做放生,那样会给你带来无限的福报,正如菩萨所说,有求必应...... ------ 诸葛道熹        灵儿:象大多数人一样,对于放生功德不可思议的说法,我只是从心里无条件接受式的相信,在心灵深处并没有生起深刻的体验,因为习气使我总是相信亲眼所看亲耳所闻,尽管我已经知道人的五根所能及者极其有限。我总是随缘寄一点钱给准备
  • 8
    富兰克林小故事    富兰克林后来辗转去到英国,原先以为在英国可以得到资助,实现他自己创业的想法,但是因为进展不顺利,他只好先留在英国工作。英国的印刷工人大多是酒鬼,因为他们认为喝酒可以增长气力,但是富兰克林不同,他认为节制饮食能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提升效率,所以他不仅不喝酒,还是个素食主义者,于是工厂里的英国佬都嘲弄他是‘喝水的美洲人’。尽管喝水不喝酒,富兰克林还是特别努力、排字速度也
    3-28
  • 9
                      红粉佳人体态妍,相逢勿认是良缘,                    试观多少贪花辈,不削功名也削年。                    春心一动弃千般,只晓偷来片刻欢,                    损德招灾都不管
  • 0
    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而对人们内心的安乐则没有带来很大的利益。科学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呢?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对于那个时代的藏族人,当时的吃住也很方便,尤其是生活得恬静和安闲,内心也是很快乐。现在藏区的科学虽然没有像汉地那样发达,但科学进步造成的结果,还是在我们附近的地方建了一些像肉联厂一类的加工厂,这样在每一个小时之内就有数百只的牛羊等牲口遭受到残杀,看到这样的一个悲惨场境,那地
    3-3
  • 0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首先要修睱满人身难得。过去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国师讲法的时候,说睱满人身如何难得,有人不理解,说:“这位大德肯定没有去过我们汉地,如果去过,就会明白,人太多了,根本不难得。”是的,现在我们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全世界有六十多亿人口,不能说少。可你知道吗,夏天一棵树上的虫子,就可能超过整个大庆市的人口数!再如一个家庭里边顶多就是三、五个人,可家家户户
    3-3
  • 0
    在桥萨罗国,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的教诲,佛说:“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为自己作照明,要以我的教义作照明,不要依其他外道
    3-3
  • 9
    钓鱼老手口唇遭殃   高雄有一位许先生平日爱好钓鱼。有一天,他去船上工作,不小心从两层楼那么高的地方摔了下来,正好掉在贮装黑油的槽子里。那艘
    11-21
  • 2
    [转帖]   当您真正了解肉类是污秽不洁的,又具传染病的尸首时,您能再面无惧色的狼吞虎咽吗?   在我逐渐弃肉而吃素的过程中,我没作过任何
    新4327160 11-21
  • 1
    定昌法师   生命无常,人生短暂。在匆匆而过的人生旅途中,人们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落与坎坷、挫折与打击、孤独与无助,这时都渴望得到朋友的帮
    11-19
  • 5
    作者:林光常---- 饮食健康与排毒 林光常   台湾社会关爱协会会长   新加坡癌症关怀之家医疗顾问   辽宁中医院食疗科、肿瘤科特约医师
    11-19
  • 0
    第十九难:睹境不动   佛说人有二十难,睹境不动十九难;   道心不坚随境转,千经万论也枉然;   志玄虚漠心清澄,守之不动贤圣道;
    11-19
  • 0
    2009-11
    人皆有七情六欲,这一点连宣扬“四大皆空”的佛家也不否认。但芸芸众生如果沉湎于某种感情中,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心理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太高兴,会得
    11-19
  • 0
    有一个举子进京城赶考,书童为他挑着书籍,一路紧赶。一天,他们经过一个历史名城,看看天色已不早了,便欲往店,也好在晚上欣赏城内的风景。不料,各
    11-19
  • 0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人都是喜欢听别人说
    11-19
  • 0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
    11-19
  • 0
    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恶口骂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不悦耳的话,让人听了伤心生气的话,说别人的坏处、缺点、毛病,这些都是恶语。比如对六根不
    11-19
  • 0
    2009-11
    我去民权东路的殡仪馆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最后的仪式是绕着朋友的棺木瞻仰他的遗容。看着朋友安详的脸,想到去世前他因病而极端痛苦的样子,现在他终
    11-19
  • 0
    问:“怎样防止自身贡高我慢心?怎样去除贡高我慢?”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切实。贡高我慢确实是障碍修行,而且是很大的障碍。佛经里面所谓是
    11-19
  • 0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高兴。
    11-1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