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论坛吧
关注: 30,043 贴子: 49,364

学术交流;实修互助;众善奉行;以戒为师。

  • 目录:
  • 佛教
  • 15
    工笔手绘佛像,画佛成佛
    辱彬逊 10-24
  • 67
    正在绘制的《八十八佛》,愿见者欢喜,同生极乐!此帖画完一幅发一幅。
  • 98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诚惶诚恐,不知如何下笔,心中想要写供灯之事一年有余,却迟迟不敢下笔。直至此刻,心中依旧忐忑不安,供灯乃是殊胜之事,我学佛也只有不到十年,心中担虑可否有此功德来写供灯之事。 今日既已下笔,便要如同往日供灯一般,长期坚持下去的写,一生一世的写,关于供灯的一切,只要心中有所感,便会来写。 我是三生居士,也有些人称我为三生供灯居士。此前对我熟悉的善知识与师兄均知道我为何
  • 5
    活着,别比钱多钱少, 要比心情好不好。有钱的未必脸上有微笑,他的苦恼你不知道; 没钱的未必日子过得不好,你的小幸福心里明了。
  • 0
    2000年秋,19岁的苗胜坡一个人去北京打工,据他说他一个同学在一家建筑工地,他去投奔同学,家人不用担心,谁知这一走,十几年过去了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苗胜坡到北京一段时间之后,打电话说到了广东。2001年家人收到了从广东东莞寄来的2000元钱。 2002年苗女士接到了苗胜坡的最后一通电话,电话是用一个固定电话打来的,苗胜坡说他在一家工厂做木工,还谈了个女朋友。苗女士问他再哪里,他却说,说了你不不知道。这个电话之后,就再也没
    李保威 9-17
  • 0
    学佛修行回向和不回向的区别很大 圣佛海会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回向和不回向,差别很大呀。一个人能够回向,就是修一点很少的福都会成为很多的福。这就类似于一滴水,它被投到大海当中了,它跟大海是一体了,它就拥有着大海所有的信息、能量、功德了。如果不回向,你就哪怕修了很多的福都会转到很少的福。这就类似于你的水装进了一个有漏洞的容器里面,它会漏掉,很快就漏掉。所以这个福德的大小,由心回转。 能够回向,说明有
  • 1
    当福报不够时如何快速培植福报 圣佛海会 想要收获粮食,就要种下种子;要得到福报,也要有这个福报的因。没有什么东西是凭空而来的。 我们能善得人身,能身心安乐,听闻佛法,都是过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做支撑。但若不注重培福,等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往往导致资财匮乏、诸事不顺。犹如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
    金佛寺 12-24
  • 1
    为什么你经常布施、放生、礼佛,但还是运气不好呢? 大雄宝殿中,一位少年供上三炷香向佛祖祈祷:“愿佛祖保佑我科举得中,报国还乡。”佛祖看着下面的少年笑而不语,身边的阿难尊者问:“这个少年如此虔诚,所发善愿佛祖您为何不应?”佛祖微微一笑答曰:“还差一炷香!” 转眼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少年由于科举未中,为报家国转而投军,立下赫赫战功。这次回乡完成终身大事。他又来到了大雄宝殿,虔诚供上三炷香,恭敬跪拜道:“愿
    花之了了 10-20
  • 0
    世上从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事 圣佛海会   世上从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事。很多人都想不开:“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事,怎么没有回报呢?”   你这样付出是还债。你没有得到回报,是因为你没有真正地付出。你表面上为他付出,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为人处事也是一样。有人喜欢你,你心里就高兴;有人讨厌你,心里就不舒服了。其实,喜欢和讨厌是相对的,   有喜欢就有讨厌。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
  • 1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一个人只要诚心改过,佛菩萨一定会有感应的。世界上的一切灾难,都是共业所为。菩萨救度那些在共业所为中受到伤害的有缘众生,而且都是好人,只有好人菩萨才会救,比如得同样病的人,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活下来,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死了,而那些年轻人是因为与佛菩萨无缘。佛法必须按照天律,按照因果和业报来做,因果是不能动的,业报也是不能动的。
    泥菩萨 2-2
  • 11
    http://www.fodizi.com/
    之儒者 12-29
  • 25
    学诚会长出席“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图文) 佛教新闻网:http://www.fjxw.net 时间:2015-11-03 16:02:35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点击率:147   中国佛教新闻网浙江讯 2015年11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学诚会长应邀出席在温州太平寺举办的“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系列活动。纪念活动由温州市佛教协会主办、温州太平寺承办,来自浙江省内及全国多地的高僧大德与省市相关领导嘉宾千余人,应邀观看演出、参加纪念大会、出席主题论坛等系列活
    mxjxps3 12-10
  • 1839
    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 237
    我在三天当中连续要讲的题目只有一个,这个题目就是:‘从佛教的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这一个题目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不是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说得清楚的。不过,我们藉着这个机会,对各宗各派做一概括性的介绍,让各位找到一个佛教的入门,以便将来信佛学佛有途径可循。谈到佛教的各宗各派,佛陀最初创教的时候,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而说了种种的法门,并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别。到了后代,由于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兴趣的不
  • 69
    任何一个宗教,都有它的基本思想、特殊教义。佛教,是一个宗教,当然也拥有丰富的教义,深奥的哲理,其中,更有异于一般宗教哲学之处,此即佛教的特质。
  • 64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身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 33
    各位法师、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为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 12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第五期开营典礼,有五十多个大专院校二百五十多位的同学聚集一堂来研究佛学,我代表本山大众向各位表示欢迎与祝贺。 各位同学!当你们要来佛光山研究佛学的时候,你们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呢?我现在就是要告诉你们应用什么样的心情来研究佛学? 当你们要上佛光山的时候,相信你们一定对佛学已具有了信心,现在我告诉你们研究佛学的方法:
  • 54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刚才承蒙成功大学许景重教授对我的介绍,觉得很不敢当。 今天是佛诞节,仗着佛陀的光明,使我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他的座前来。台南市佛教青年会,给我们促成的因缘,使我们能相聚在一起,而有一次说法的机会,这是非常难得的。
  • 21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许多人学禅,目的为了要明心见性、开悟成佛。而佛在那里呢?佛在每一个人的自性中,佛在每一个人的自心中,所谓:‘佛在心中坐,不要蹉跎过’,既然知道佛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便不能浪费时间、生命、光阴,不要糊里胡涂、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那样太可惜了,因此,每一个今天,我们都要好好用功。
  • 7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 6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聚,见面时,他们常会主动表明说:‘我不是佛教徒,而且我还没有准备信佛。’一旦我问他们:‘究竟什么样才叫做佛教徒呢?’他们也无法回答。
  • 3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一定会更积极努力。因为即使努力,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果,也就是说‘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然而如果不努力,就更不可能得到成果。
  • 14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主缘;次第缘又名等无间缘,是前后两个相连接的主缘之间不容任何他缘加入;缘缘又名所缘缘,是主缘因对象而有活动;增上缘是以上三缘之外对现象生起的一切助缘。这四缘本系唯识学上对于诸法生起的原因作分解说明,相当难懂,今天我只用现实生活的角度,来向诸位介绍。
  • 6
    佛言:天下有五难: 贫穷布施难、 豪贵学道难、 制命不死难、 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 7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圆满彻底觉悟的圣者,尊称为「佛宝」。
  • 2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的,耽恋着世间欲乐,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小乘与人天法相反,视“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急切地发厌离心,求证解脱。
  • 5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起崇敬之心。虽然佛陀本身无须由于
  • 12
    1.纸画、木材、石头所雕刻的,损毁的佛像该如何处理? 答:佛像如果毁坏了,不可以拿出来让人家拜,站在大乘佛法这样是犯戒的,大乘佛法佛像一定要整
  • 26
    1.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 答:修行不是找麻烦,而是要提升自己,我要帮助别人,所以就要不断的进步,要有这样的心态。我记得刚开始出来上班的时候,
  • 30
    1.三皈依以后,若有响应五戒的承诺,是不是代表已经受五戒了? 答:三皈依后,法师念五戒戒条时,你只要回答能持,就是受戒了。
  • 29
    译者: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