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少正卯这件事情,文献资料并不能证明它存在,也不能证明它不存在。至于孔子杀优人那更是离谱,同样的情况,为什么是让莱人退下?这处理方式明显逻辑有问题。既然文献资料这种物理上的证据没有办法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只能从孔子的精神入手。而孔子的为政思想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放郑声,运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此处的“殆”不是杀,而是危险的意思,承接上文
-
171@杜车别 按某些人说法,儒家是中国最大劣势,让中国不断退化,铲除儒家,从里到外全盘西化,就能白日飞升,立地成仙。 但对人类历史上那些古老文明略有了解,未免心生疑惑。苏美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都没儒家啊,于今安在哉?早灰飞烟灭了。纵有后继自居者,亦冒牌居多。没有儒家,衰亡如此彻底。而有儒家的中国倒似不断从逆境中站起来,屹立于世界文明之第一梯队近两千年。 这些人还可以拿出他们艳羡的欧
-
336不少史书记载了孔子杀鲁之闻人少正卯,但《左传》和《论语》中没有记载。记载孔子杀过少正卯的书有《荀子》、《说苑》、《史记》等,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说几点: 1.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荀子》一书中,时间上相距2百多年,加上战国后期诸大家都爱拿名人讲故事,比如庄子、韩非子的书中,都有孔子的故事,我们都不相信是真的,为何要相信荀子讲的就是真的呢? 2.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少正卯因他个人蛊惑人心的才能
-
64希望此吧是因儒家而聚,因民族信仰而聚,因华夏文化而聚,提倡凝聚民心,提倡团结的,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之所以辉煌伟大,是千百年来对文化的坚守,对民族的忠诚,才虽经百难,而尤存,想想那些伟大的先民,经历多少抗争,才整理出这些文化魁宝,我们不能因为近代的落后和耻辱,就把错归结于儒家思想,就像唐明皇的失败,不该把责任推卸到杨贵妃身上一样,这是种懦夫行为。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多提正能量的意见,
-
96世俗的人在生活中吸取生活经验,而明确自己的方向,虽然没有高人指点,但是只要积极思考,也是有人能够看到方向的,当然世俗之人也有人追名有人逐利,各种各样。而道家修真悟道,佛家开悟,本质是相同的,还有其他不同的家各有追求,而儒家有儒家的方向,但是儒家最终的方向是什么,儒家是否属于这种人生方向的事情,还是像兵家研究兵法,武术家研究武术,那种专业性的,所以要定性儒家到底是关于什么的一些言论,是研究人生方向的
-
35“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
-
66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为何其他五部都保存流传下来了,偏偏是乐经失传了呢,甚至连只言片语的遗文都没有流传下来?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
328说明:本帖不黑任何人,也不给任何人脸上贴金,公道自在大家的心里。
-
417
-
15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
170依法治国为纲,儒家五常为本 为政以德:道在仁义。 礼法合治: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德主刑辅:肃贪以抚民心,得信任;大赦以安君子,得忠诚。
-
5看到好多人都说什么儒家这里阻碍中国,那里阻碍中国,我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也不知道能说什么。感觉好多人的思想就是仅仅存在于片面上的,例如说:以德报怨,虽然现在都知道这是断章取义,可是还有其他的一些话语是断章取义的。还是有很多人只是根据现在意思理解古文,例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是根据现在意思理解古文和断章取义的结果。 ~~~每当有个人说儒家坏了中国什么什么的,我就觉得事实不是这样。说句很现
-
173首先多看,尽量看熟。其次多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多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及时修正。 所有注疏,只能作为借鉴,不要迷失在里边,做买椟还珠的事。所有对经典看似权威的总结,都未必正确,不要带着这类观点先入为主的学习经典。
-
223公元一八九四年,六月的某一天,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收到了一封举荐信,有民间有识之士求见,付带此士上书一则。而李鸿章此时,正忙于与日本之间的事务,可谓焦头烂额,便没有加以理会。 这一个不理会,从此埋下了祸根。大清朝最大的敌人,由此出现,他就是孙文,孙中山。 孙中山本来对清廷就基本不抱希望,只是看李鸿章还算开明人士,便抱着侥幸心理,想试一试运气。算是投石问路,也算是先礼后兵。把自己的礼数先尽到,然后,死磕
-
256中华文明五千年会不会毁在他的手里,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毁在他手里,我们要反击他。揭开那个险恶的嘴脸。中国人都要看,而且要看完,占用你短短的那点时间,请你看完视频:#(nul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xOTM1MTQw.html
-
5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2e2nv.html
-
15“男儿有泪不轻弹”大概是中国男人受到的第一性别教育。可近读《论语》发现孔子曾有流泪,而且不止一次,还当着众弟子的面,以致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被记入典籍。这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一个其智若圣的男人缘何流泪? 《论语》有两处记述了孔子的哭泣,其中一次是为丧主。“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甘。日哭,则不歌。”孔子早年曾治丧礼,他主持的丧礼应该很多。可如何一遇丧主在旁便食不甘味并哀伤哭泣?这也太
-
99平等观与等级制要分开来看。 等级制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将来也会存在。社会团体、党派、政府行政、军队、公司等组织机构,都是由等级制管理运作,没有,就乱套了。等级制必然是金字塔结构,身份待遇有高低之分。 平等观,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新观念,它是根植于人心深处,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 基督教说:上帝的子民都是平等的。佛教说:众生平等。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都是讲生而平等。 强调生而平等,并不会带来直接
-
73说到『洗脑』,多数人是不屑一顾的~ 曾几何时,这个词被烙上贬义而不得翻身. 人都知道,新买的衣物需要先洗洗,再穿.穿脏了的衣物也需要进行清洗. 人的大脑,从出生而言,空空如也,不洗,何以知晓知识、道理? 孰不知,任何的知识,对于人,都是在『洗脑』. 『洗脑』本身,并无褒贬之意.在于其被"洗"之后的效果.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再:"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充分说
-
9弘一大师改过十法 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1)虚心。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
-
33http://t.qq.com/p/t/358064133948048
-
33(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劝:《说文解字》:劝,勉也。从力,雚声。 这里季康子之问,是个倒装句.也就是问如何去劝勉民众听话~ 季康子这个权贵,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因而问孔老师:"要使民敬、忠于政府,该咋办咧?" 孔老师很直白的批驳了这个自私的家伙:"政府在小老白杏面前庄正,小老白杏就敬重你;政府官员以孝、慈为自己的目标,则会得到小老白杏的忠
-
23孔子所说的‘孝’,是政治理念。 对我的观点有异议的先好好看看为政第二,再来提问。 ---临睡前发一帖
-
123我以为,完全没有必要划分得太清楚.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没传,哪里来的承? 关键是要正本清源.要区分后世儒家所处的时代,不能一笔将之勾销,也不能一味的信奉. 传承下来,还要与时俱进.
-
71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
-
44『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而不是主张仁政』 这是您的观点,没错吧?
-
1425这一切都要从刘邦封住函谷关说起。刘邦首先进入了咸阳,一心想独吞秦故地,所以做了一件看起来矛盾的事。他一方面离开咸阳于,在霸上驻军,等待与诸候会盟,但一方面又派人封了函谷关。所以我想,这里的封关,应该不是真的不让诸候进来,而只是刘邦对诸候的一种势态,就是说,关中是我的了,你们不要跟我抢啊。要进来的话,得有我的同意才行。 哪知道,这一下惹怒项羽,项羽经过巨鹿一战,己经在事实上成为了诸候联军的老大,刘邦1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徒弟之一,全名叫有若,“有子”是一种尊称。论语集注说有子“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而上面这句话就是有子说的,所以感觉有些有 若先生自我褒扬之意。纵观论语,孔子说话言简意赅,而他的弟子们说起话来也是风格各有不同,这位有子,感觉说话就比较啰嗦,在我看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