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吧
关注: 80 贴子: 806

  • 目录:
  • 其他
  • 9
    前 言 实践如何成之为实践,人便如何成之为人。人不应该被自己实践制造出来的对象性关系所迷惑。人不应该活在僵化的某某对象性关系当中,人应当活在实践当中,对象性关系不过是人通过实践创造的表象,实践才是本质,唯有实践实践才能找回存在地本质! 革命的方式并非总是暴动的,特别是代表精神文明革新的哲学革命更是容易在悄无声息中爆发,哲学的革命更加需要的是人作为人地自我革新,而并非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争斗。 在文明的发展
    Data 12-8
  • 2
    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存在。至此,西欧哲学正式步入哲学的轴心时代,正是存在一词正式拉开了哲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而存在的帷幕,存在开启了形而上学的大门,存在是哲学根!所有地哲学问题经过推导,最终都会指向存在问题!因为一切都在存在中发生,一切都在存在中结束。 存在问题作为哲学终极问题,是任何哲学都无法绕开地命题。哲学无可避免地需要对于存在做出属于哲学自身地解答,即哲学通过解答
    阿小木a 11-5
  • 0
    人这一辈子所做的所有事,最终都会汇集到同一件最根本的事上,那便是成为自己,而至于要如何成为自己,论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道出了要义,那便是学而时习之。 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学与习之中来回穿梭,学习贯穿着人的整个一生,人唯有贯彻学之为我所用,用之为我所习,才能成为真正地自己,故我所学者我所习者皆是我。从结果来看人生就是学自己,习自己,不是自己,已是自己。 人应该审视自身的所学和所习;正所谓,君子学天道,小人学
    Data 11-1
  • 0
    在论语的第一章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入则孝,出则悌。可以说就是这短短六个字便构成了儒家真正的思想核心,以此为出发点,能够连贯儒家思想体系;但是在此之前,对论语地注释,几乎都停留在文字表面,以一种极其庸俗地角度强行解释,根本没能企及这句格言的真实内在。 入则孝,出则悌;入有指向内的意思,这里的向内指可不是指向家内,而是指向人的内在,自我的内在,如果说孝的对象是父母,那么入则孝的对象则是自己,人首先应该学
    Data 10-31
  • 1
    我是誰?
    Data 10-31
  • 2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个人的理解是:只要人为地制造出了道德标杆,就会出现利用它为自己谋私以祸害天下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大盗”。 举个例子,欧美的政治正确就是他们现今“圣人”的标准(对标一下“玩家门”事件):几个宵小利用政治正确来攻击一堆三A大作,说里面没有种族多样性,保守的白人价值等,迫使它们下架整改
    虎皮男 1-31
  • 4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 为混沌通窍的过程可以看做求知的过程,混沌获得了知识,变的不再不可描述,于是便消失——死了。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混沌之死也意味着失去了“既是又是”的可能性,变成了“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题的意思。混沌之
  • 2
    有没有23年考上中哲研究生的学长学姐,想问几个问题,有偿😭
  • 1
    中哲考研,跨考,求助
  • 2
    持常道心出效应 一 万物乾行坤顺 人效法自然道 效仿着传承的德和教 效证着效用和功效 效验着效力和效果 一 人生唯道和效 常道心是基本盘核心 是观感 是原则和楷模 高效力是发展盘重点 是银行划出生盘 是力度 是顺应和创新 一 平常心是常道心的标杆 效法自然 心平守衡常是惯性 修身养性是提档 着重于三观原则底线 风趣谈吐素养事业心 效仿以前阅历和他人经验 验证步骤出效应
  • 2
    道德利个人也是利国利民 一 人立于人世间 都是本人身体起作用 以人为本为根本身体 修身养性 蓄势而为图生存 以团为身立身心观点 同心同德 合力图谋求发展 以国为体合体会思想 利弊得失 同存图强为共赢 一 个人以人性为基础, 道行天下 修养自身合道而行 作为家庭一员 需要道行高明 带动一个家庭 团队以道德为规范 德行天下 同心共志遵照执行 作为团队一员 需要德行高尚 启动整个团队 国家以利益为目标 利行天下 外争內公同产奉行 作为国家一
    陌尘客 11-30
  • 1
    我买了思庐23最新的中哲 西哲 以及中哲 西哲的原著 有需要的吗 便宜拼 回回血
    南爔jy 7-17
  • 4
    郭齐勇的书比较通俗,而冯先生的有点复杂,还有张岱年的问题史,也还不错。
  • 0
    张载,西铭,全文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
  • 0
    张载的心性论 张子曰:和虚与气有性之名,和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这里张子把性拔高到本体的高度,是'万物一源'的存在,性的内容是知觉,知觉的功能室心。性是本体,知觉是作用,心中先天地具有人性。 所谓:众人之心同一,则即是义理。 张子曰:人能尽性,则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 这就是心统性情说,心是性的实体承担者,离开了心也就无所谓性。性成为了主体的内在道德原则,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力量。 总得来说,性
  • 0
    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又叫学问之知,是关于经验事实的认识。德性之知又叫明德或良知,是关于人性的自我认识。 张子云: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这里用道德理性的自我认识,来确立人的道德主体原则。其道德所知得形为本身,就是天地之性的自我认识。 在张子看来,认识客观世界并不是根本目的,只有限制人的认识,才能达到本体的认识,实现德性之知,这就是尽心知性。所以张子云: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已
  • 0
    张载气论二 太虚在先秦已经有此观念,庄子云:太虚辽阔而无阖,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 太虚就是指空间。张子将太虚列为气之本体,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观念,太虚凝聚为最微小的物质。 但是这种物质并不是纯粹的质料,而是包含了内在对立统一,气的存在和气的内在矛盾具有同一性。 气的变化生成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理'。 理是气的条理,乃是气的内有,气是本体而理为气用。 孟子云:通天地一气尔,天地其体,气体之
  • 0
    张载的气论中气的含义 战国时期虽有管子的精气论(管子的气指微小的物质质料)。但对气进行最经典论述的是庄子,'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而为死'这里就把气提到了本体的地位,事物是气的聚散现象。 汉代,易纬有云: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型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这里不光在生成论上把气当做形而前的本因,而且还在气上构建了一个'无'的思想 成书年代有争议
  • 3
    阶段性感悟 梦似真来真似梦,心即道者道即心。 生生死死冥冥数,是是非非渺渺音。 省省先知先省省,
  • 0
    分享贴子
    侠心途 12-31
  • 1
    道也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美好!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传道士,只是我们每个人表达的都不一样,传受的也不一样! 我们的祖先,离道很近,因为他们还是刚
    李三哲2 8-16
  • 6
    推荐大家看《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1
    程颐少时师从周敦颐但当他建立自己的理论时却并没有继承周敦颐的学说。此处不介绍周敦颐的理论了。
  • 0
    在中哲吧虽然只有不到百人但此处有别的大吧没有的优势,就是喷子少。但毕竟帖子太少,缺少活力。我
  • 2
    来凑个人数。话说什么叫“中哲”?
    李三哲2 10-30
  • 7
    我中哲吧居然不满10人?
  • 0
    255555555555555555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